配资门户网_正规股票配资开户_在线配资平台 股票配资哪家专业 沈康王朱佶焞:为宗室谋福利,为生母争名分,因宴请官员惹来控告_冠服_王朱模_仪仗
你的位置:配资门户网_正规股票配资开户_在线配资平台 > 配资门户网 >

股票配资哪家专业 沈康王朱佶焞:为宗室谋福利,为生母争名分,因宴请官员惹来控告_冠服_王朱模_仪仗

发布日期:2025-04-28 22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94

股票配资哪家专业 沈康王朱佶焞:为宗室谋福利,为生母争名分,因宴请官员惹来控告_冠服_王朱模_仪仗

景泰三年(1452年)十一月,明代宗朱祁钰收到一封来自山西潞州沈王府的奏疏,当代沈王朱佶焞奏称股票配资哪家专业,

自己已经袭封沈王十余年,可王妃韩氏依然在使用

郡王妃的冠服、轿乘和仪仗

,请求朝廷给予更换。

透过《明史·仪卫志》和《舆服志二》可以了解,亲王妃和郡王妃的冠服和仪仗,存在不小差异,比如亲王妃冠服的首服为九翟冠配金凤簪,而郡王妃的为七翟冠配金翟簪。

俗话说名正则言顺,

郡王妃晋封亲王妃,自然要改玉改行

。一般来说,冠服、仪仗会随册封诏书一同送达,即便不能同时送达,也就延后个一两年。沈王妃韩氏的冠服、仪仗竟然一拖就是十好几年,这也是一个少见的奇迹。

展开剩余94%

可明代宗闻讯不仅不觉得尴尬,还对朱佶焞的奏请进行了克扣

,只赐予出席典礼必须穿着的亲王妃冠服,至于轿乘、仪仗让其继续使用。

甲戌……沈王佶焞奏:‘臣原封武乡王,后袭封沈王爵。有妃韩氏,仍用武乡王妃冠服。轿乘、仪仗,未经改造。’诏赐妃冠服,其轿乘、仪仗俱仍旧。

”(《明英宗实录·废帝郕戾王附录》)

那么沈王朱佶焞究竟经历了什么,以至于其王妃会长期使用郡王妃的冠服、轿乘和仪仗呢?

由郡王袭爵的庶长子

朱佶焞(音tun),生于永乐五年(1407年)十一月初八,为沈藩始封君沈简王朱模的庶长子,生母章氏(或张氏)

朱模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一子,洪武二十四年(公元1391年)四月封沈王

,藩地为辽东沈阳,在明太祖的计划中应当成长为守卫北疆的

十二大塞王之一

。只可惜一场

靖难之役

让他的人生脱离原先预定的轨迹,永乐六年(1408年)九月,藩国由沈阳内迁至山西潞州。同年十一月,带着一家子离开南京,踏上之国之路。也就是说,

朱佶焞出生于南京

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,朝廷授以金册、金宝,立为王世子。如或以庶夺嫡,轻则降为庶人,重则流窜远方。如王年三十,正妃未有嫡子,其庶子止为郡王;待王与正妃年五十无嫡,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。亲王次嫡子及庶子,年及十岁,皆封郡王。授以镀金银册、银印。

”(《皇明祖训·职制》)

沈简王朱模共有八子,没有一个为嫡出,因此居长朱佶焞是其第一顺位继承人,可按照《皇明祖训》的规定,得先受封郡王,暂且待嫡,只有等到老爹年过五十还无嫡子,才能晋封为沈世子。

明成祖这位四伯虽然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起兵靖难,可站稳脚跟后,却翻脸无情厉行削藩,只不过手段比建文帝要圆滑得多,如此侄子们想要封王自然也变得不那么容易。

自永乐二年(1404年)四月的大封之后二十年间,

似乎那帮子侄子都学会了隐身

,以至于明成祖再也没有册封过那怕一位郡王。

直到永乐二十二年(1424年)七月明成祖驾崩于北伐班师途中,朱高炽这位堂兄继位,才重启郡王册封,将大部分适龄的堂弟册封为郡王。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年)十月,时年18岁的朱佶焞被封为

武乡王

,同日受封的包括他两个弟弟朱佶煃、朱佶煟在内多达数十人。宣德三年(1428年)三月,南城兵马副指挥韩学之女韩氏被册封为武乡王妃。

宣德六年(1431年)五月初二,沈王朱模薨逝,朝廷赐谥曰简。朱模在位41年,享年52岁,已经过了50岁这道线,可朱佶焞终是没能晋封沈世子。

宣德七年(1432年)七月

,以建平伯高远、礼部员外郎易节为正副使,持节册封沈简王庶长子武乡王朱佶焞为沈王。

次年九月,授予沈王妃韩氏金册,正式确认其亲王妃地位。韩氏从受册到获得亲王妃冠服,前后相差达20年之久,也是让人无语。

为宗室谋福利的贤王

沈藩因沈简王朱模开创的“

惇厚乐静,谨礼奉法

”家风,是明朝宗室中最贤良的一支亲藩

,是以显得相对低调,可宗室规模并不小。据王世贞《弇山堂别集》的统计,隆万年间沈藩宗室人口有768人,虽然及不上晋藩、周藩、代藩等几家宗室巨族,却也是一个比下有余的中等规模亲藩。这其中朱模、朱佶焞父子贡献良多。

沈简王朱模共有八子

,除朱佶焞这个庶长子外,还有次子陵川王朱佶煃,第三子平遥王朱佶煟,第四子黎城王朱佶燏,第五子稷山王朱佶焆,第六子沁水王朱佶熅,第七子朱佶炵夭折,第八子沁源王朱佶?。

朱佶焞本人共有十一子

:长子早夭,次子也是嫡长子朱幼?,第三子清源王朱幼?,第四子辽山王朱幼墏,第五子早夭、第六子内丘王朱幼(土寅)、第七子广宗王朱幼(土术),第八子唐山王朱幼墧,第九子永年王朱幼塨,第十子早夭,第十一子朱幼堤夭折。

家族成员一多,事情自然也多。朱佶焞作为本支系的宗主,弟妹的长兄,儿女的父亲,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,会竭尽全力维护他们的利益

宣德十年(1435年)十月,朱佶焞上疏朝廷,为六个受封郡王的弟弟申请王府教授。王府教授是郡王的辅佐官员,事关一府郡王的品行,因此在朱佶焞的呼吁下,明英宗命吏部专门挑选才学老成者出任。

正统七年(1442年)正月,

稷山王朱佶焆薨逝

,享年33岁,朝廷赐谥曰悼靖。

明代

宗室的岁禄

,从其成年出阁开始拨付,至其去世

住支

,也就是停止拨付。

朱佶焆去世后,留下一府没有任何岁禄可领的孤儿寡母。关键时刻,朱佶焞出面上疏朝廷,称弟弟岁禄住支后其宫眷用度不足。明英宗闻歌知雅意,命户部“给之如故”。

正统九年(1444年)闰七月,

黎城王朱佶燏去世

,享年36岁,朝廷赐谥曰昭僖。次年四月,朱佶焞再次上疏,以“用度不给”为弟弟的遗孀、幼子求取岁禄。再次获得明英宗的准许。

正统十一年(1446年)二月,

平遥王朱佶煟去世

,享年39岁,朝廷赐谥曰僖靖。朱佶燏家中人口众多,其本人身体估计也不怎么好,正统四年朱佶焞曾上疏称其“有疾”为他求医,故而没留下什么积蓄。以至于,朱佶煟死后,别说是养活一家子,连丧事都无法正常进行。是故,朱佶焞于当年五月紧急上疏向朝廷求援,明英宗“命仍旧支与”。

正统十三年(1448年)九月,因几个年长的儿子已到出阁成婚的年龄,可朝廷还没为他们备好府第,遂

上疏朝廷请求让有司为他们建造府第

。这种涉及郡王终身幸福的大事,明英宗自然无不许之理。

次年瓦剌入侵,信心满满的明英宗兴冲冲地御驾亲征,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太师也先邀请去做了留学生。不得已之下,孙太后另立其弟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,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,有志一心地在北京城下打了一个漂亮的防御战。

为节省人力,方便拨付,宗室的禄米一般就近划定府县,以其税粮转拨。

沈藩大宗及其下各支郡王的禄米划拨地,为山西高平等县。受战乱及当地灾年等因素的影响,景泰元年应拨付给沈王府及陵川王府的禄米,迟迟没能收取。

为此,朱佶焞于当年十月上疏朝廷,请求改由他处拨付。户部商议后提出,将其中五千石折成银两共计一千二百两,先交付沈王府及陵川王府,供其开支,剩余的五千石责成山西布政使司从其他州县征收,实在不行就折成布、绢。

戊寅……沈王佶焞奏:‘本府及陵川王府,景泰元年,禄米定拨山西高平等县,至今无纳。恐系灾伤蠲免之处,乞改拨。’事下户部,言:‘各王禄米共计一万石。今岁山西旱伤、边运浩大。乞以折粮银一千二百两准粮五千石,先送王府备用。余五千石,移文山西布政司,于稍收州县改徵。如无可徵,即以本司官库布绢折给。’从之。

”(《明英宗实录·废帝郕戾王附录》)

这年八月,朱佶焞又双叒叕上疏朝廷,称幼弟

沁源王朱佶?去世

,府中“妃眷子女众多”,已经揭不开锅,请求按例赐予禄米。明代宗予以准许。

宴请官员惹来的控告

明太祖在《

皇明祖训

》中告诫各地藩王:“

若能谨守藩辅之礼,不作非为,乐莫大焉。至如天子总揽万机,晚眠早起,劳心焦思,唯忧天下之难治。

”沈藩自始封君朱模起,一直遵循着这一原则。不惹事生非,谨守礼法,是沈藩维持贤王世家的不二法门。

凡亲王每岁朝觐,不许一时同至,务要一王来朝,还国无虞,信报别王,方许来朝。诸王不拘岁月,自长至幼,以嫡先至;嫡者朝毕,方及庶者,亦分长幼而至,周而复始,毋得失序。

”(《皇明祖训·礼仪》)

为维持皇室与藩王的亲亲之谊,

明太祖规定藩王有定期

赴京朝觐

的义务

。《明太祖实录》和《明太宗实录》中,时常可以看到藩王入觐的记载。经过明成祖朱棣祖孙三代的努力,藩王的实权几乎被剥夺殆尽,对皇位再无威胁,成为被圈禁在藩地的吉祥物。如此,自然无需再图耗人力让藩王入觐。

是以从宣德朝开始,藩王朝觐理论上还存在,可实际上已经被取消,即便有藩王提出申请,也会被打回。

朱佶焞袭爵后,本着守礼的原则,屡屡找理由申请朝觐,虽然每每都被否决,可依然乐此不彼。

宣德九年(1434年)十月,朱佶焞奏称想要

携诸弟赴京朝觐

,明宣宗“复书止之”。

宣德十年春正月初三,明宣宗朱瞻基驾崩,享年38岁。当月二十七日,收到讣告的朱佶焞,奏称想要携陵川王等

入京祭奠大行皇帝

明太祖在《皇明祖训》中规定“

凡朝廷新天子正位,诸王遣使奉表称贺,谨守边藩,三年不朝。

”因此,朱佶焞的这封奏疏,只不过是在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罢了。朝廷自然也不会同意他入京,以“籓屏任重,复书止其行”。

昔日的紫禁城,今日的故宫

,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,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,也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,更是中国传统哲学观的视觉体现,于中华民族有着非凡的意义

如此规模庞大、形制庄严的宫殿群,自然不是一朝一代就能将其完善的。事实上,自永乐以后,整个明代一直在对紫禁城进行营建与维护。依其营建规模,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。作为开创期的永乐朝,奠定了紫禁城的形制与基础。上承永乐盛世、仁宣之治的正统朝,是明朝的稳定和兴盛时期,国家的财力、物力前所未有的丰裕,对紫禁城的营建步入又一个高潮,使得皇宫形制得以完备。

因此史籍记载,明北京都城和皇宫始建于永乐年,而于正统朝完成。

永乐十九年(1421年),奉天殿发生大火,导致前三殿被焚毁。永乐二十年(1422年)闰十二月,后三殿中的主殿乾清宫也毁于大火。自正统四年(1439年)九月起,明朝开始筹备营建三大殿和乾清宫,整个工程历时两年多,于正统六年(1441年)十一月初一宣告正式落成。

新殿落成本就是一件值得普天同庆的盛事,何况明英宗还借此机会宣布正式定都北京。于是亲藩们纷纷上疏,欲赴京朝贺。朱佶焞自然不会落于人后,于当年闰十一月上疏请求

赴京朝贺,以庆祝“宫殿新成”

,与赵王朱瞻塙、代世孙朱仕壥等同为第一批反应过来的亲藩。明英宗以道途弥远跋涉辛苦为由,又一次予以阻止。

正统十二年(1447年)八月,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册封朱佶焞诸子及侄子为世子,为郡王。为此,朱佶焞于当年十月上疏朝廷,称“

蒙遣使册封世子及诸弟之子”,“欲躬诣京谢恩”

。明英宗以天气转寒,路途遥远,“复书止之”。

正统十四年(1449年)十月,北京保卫战的硝烟还未散尽,朱佶焞便急冲冲地上疏朝廷,称欲携陵川王朱佶煃暨世子朱幼?等

赴京朝贺新帝登基

。明代宗回以天气转寒,路途遥远,跋涉辛苦,可不必前来。

景泰三年(1452年)十二月,沈王朱佶焞再次上疏,称欲同陵川王并世子赴京朝觐,被明代宗“复书止之”。

频频上疏奏请朝觐之外,朱佶焞还努力与地方官员打好关系

。明初各亲王为实封藩王,在封地为一国之君,

当地官员有定期朝见的义务

。明成祖登基后虽然努力削藩,却没有将这一项权力取消掉。封地官员朝见,成为藩王不多的几项彰显地位的事务之一。

为与当地官员搞好关系,每逢地方官入府朝见,

沈王父子必然置酒宴请

。此举却惹来以右副都御史出任山西巡抚的朱鉴警惕之心,于景泰二年正月,将其状原原本本的上报朝廷。

负有监察之责的都察院,经过讨论奏请限制藩王宴请地方官,以防双方勾结,为祸地方乃至危及朝廷,将可以宴请的时间限定在节庆日。

山西潞州知州等官,与沈王父子数置酒饮。巡抚、右副都御史朱鉴奏其状。都察院请自天下诸王及时节,及遇万寿圣节等项,可以酒食赐守土文武官员,余日不许置酒食饮,自启衅。从之。

”(《明英宗实录·废帝郕戾王附录》)

朱佶焞收到朝廷的这封诏令时,估计是一副问号脸。

我就想请官员们喝个酒,拉拉关系,能有什么坏心思,怎么就变成引发嫌隙,挑起争端了?

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照令执行。这可以说是,朱佶焞在沈王任上为数不多的几次让朝廷不满之事。

为生母争名分的孝子

细心的朋友可能可能已经发现,

阿越在提及朱佶焞的生母时,用得是章氏(或张氏)这种称呼

。之说以要如此,是因为朱佶焞生母在《明实录》中的记载共有三处。讲述晋升其身后哀荣的一处,用得是张氏;记载其讣告,及介绍朱佶焞生平的两处,用得是章氏。以阿越看来更大的可能应当为章氏,但在没有更多证据之前只能如此介绍。

景泰二年(1451年)正月,

朱佶焞生母章氏去世,朝廷追赠其为沈简王夫人。

《礼记·昏仪》谓天子后宫除后这个嫡妻外,还有三夫人、九嫔、二十七世妇、八十一御妻。

夫人是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一级称号

,虽然称号并不一定是夫人,规模也不一定是三人,可名目一直是在的,比如初唐以贵、淑、德、贤四妃为四夫人。

明代勋贵正妻,及高级诰命称号为夫人,

宗王嫔妃中地位仅次于王妃的贵妾,也称夫人

(注:明初情况比较特殊,藩王后宫有相当于平妻的次妃,夫人要更低一级)。

章氏的夫人是在其去世后追赠,说明生前并没有获得夫人诰命。

据出土于今南京聚宝门外的沈简王元妃张氏圹志记载,沈简王妃张氏于洪武二十九年(1396年)八月初八被册为沈王妃,永乐四年八月(1406年)初五去世,一生无子。此后朱模没有续弦。是以,朱佶焞这个庶长子自出生起,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。可章氏不说在朱模在位期间,连儿子袭爵之后都没能凭“母以子贵”实现逆袭,获得夫人诰命,

可见她在朱模后宫中并无多少地位,沈王一系也无多少影响力

藩王次妃,即便是在洪武朝,也是少数特例,永乐朝以后再无册封。章氏在去世后被追赠为夫人,也算是获得哀荣了

。可朱佶焞对朝廷这这个决议并不太满意

。生父身份低微,以至于让他事事低人一头,是他心中不可磨灭的痛。

景泰六年(1455年)二月,也想越气越气越想的朱佶焞,在时隔近四年之后,为此上疏朝廷,声泪俱下地表示,自己母亲在洪武年间蒙太祖皇帝之恩,入选臣父沈简王宫中,嫡母张氏去世后,又蒙太宗皇帝施恩,臣母贞淑赐以王妃冠服、轿乘,命为继室。文武官员都可褒封先代,

而他身为亲王,既不能在母亲生前帮她获赐妃号,在她身后又不能为她请一个谥号,实在是有愧于心。因此

伏乞颁谥妃号,以成全其报本之心

明代宗被朱佶焞的情真意切所打动,特地下旨破例追赐章氏为

沈简王次妃

伏乞颁谥妃号,四时祭扫得奠于正寝。不惟感恩于九泉,而臣亦得遂报本之心。帝从其请,复书于王曰:‘叔祖今既嗣父封爵,母以子贵之义,于古有之。况惓惓以显亲为念,情法兼备,特允所请。追赠叔祖生母张氏为沈简王次妃,位嫡母妃之亚,例无发册。叔祖其以此命,径自具仪告知。专此奉复,惟亮之。’

”(《明英宗实录·废帝郕戾王附录》)

阿越说

天顺元年(1457年)九月十九,

沈王朱佶焞薨逝,享年51岁,在位23年,朝廷赐谥曰康

。渊源流通曰康,务德不争曰康,宽裕和平曰康,敬而有礼曰康,温柔好善曰康,思善无逸曰康,温良好学曰康。

总之“康”是一个称赞人物品行高尚的美谥。

纵观整个明朝藩王史,沈藩是极少数几家位出现过宗王因罪被废为庶人的亲藩之一,

这与朱模、朱佶焞父子努力营造、并传承后世的优良家风密不可分。

朱佶焞在位期间,对朝廷、对皇帝极尽恭谦,几乎不越礼;对生母、对弟弟们,竭尽所能的为他们争取利益及身后待遇

。在他们两父子的影响下股票配资哪家专业,沈藩简直是明代亲藩中的一股清流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友情链接:

TOP